宋泽生醒来后,仿佛卸下心头重担一般,容光焕发,脸色也变得温和起来。
餐桌上,宋泽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潘夫子闲聊,偶尔会问苏杭一些天齐药业和回春堂的事情。
宋泽生说到朝廷现在国库紧张,不仅各布政使司、府县的藩库没有银子,就连户部的银库都没有多少银子了,现在户部各职司整天都在发愁。
苏杭听到后一愣,潘夫子是帝师,听到这些消息还无妨,自己只是个小大夫,也能听闻这些朝廷机密?
潘夫子说道:“这世界破破烂烂,总需要有人缝缝补补。”
宋泽生问道:“夫子,你说朝廷现在紧缺银子,应该怎么办?”
潘夫子看了一眼苏杭,示意他说说。
苏杭有些不可思议,这些朝廷大事,自己听听都有些逾越了,夫子还让自己发表意见,这不是架在火上烤吗?
宋泽生和蔼的说道:“这是家宴,苏杭你说说看,传不到外人耳朵里的。”
苏杭有些忐忑的说道:“我不懂经济,就说些平常听到的朋友的观点,宋爷爷您听听就好。”
宋泽生笑道:“大胆的说,听说你和宁国侯、郑国侯、曲尚书家的孩子都是朋友,我也想听听他们的想法。”
苏杭把心一横,开口说道:“古代朝廷缺钱之时,要么抄家巨富,要么扳倒巨贪,要么提高苛捐杂税,要么找个替死鬼变法。”
宋泽生堂堂当朝宰相,都被这厮吓了一跳,回头看了一眼韩永智,后者会意,转身走向大门外。
苏杭继续说道:“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时,国库空空如也,沈万三自掏腰包为朱元璋修城墙,结果被抄家;胡雪岩出资助左宗棠收复西域,被慈禧抄家;嘉靖缺钱,于是扳倒了严嵩;嘉庆缺钱,于是扳倒了和珅;秦国国力弱于六国,秦孝公为了不被六国吞并,找了个替死鬼叫商鞅;北宋三冗危机,内忧外患纷至沓来,宋神宗找了个替死鬼叫王安石;大明也是内忧外患引发财政危机,万历皇帝找的替死鬼叫张居正.............”
在宰相面前说宰相是替死鬼,你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么?潘夫子轻咳一声,正待开口斥责,却听苏杭接着说道:“当然,大夏朝肯定不能这么做,天子上邦,泱泱大夏,做事必须要堂皇大气,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。”
宋泽生点头不语,知道这厮终于进入正题了,这是两个基本方向,接下来的措施才是重点。
“节流这一方面,又可再次分为裁汰冗员、削减不必要的开支、缩减办公场所、减少没有意义的面子工程等方面。”
“开源这一方面,可以分为促进赋税收入、增加对番邦的贸易、合理增加罚没收入、加强官府资产的管理,以及......”苏杭停顿了一下,缓缓说道:“以及限制皇家资产和权贵资产与国争利、与民争利。”
宋泽生心道这小子真敢说,面色却是如常,示意苏杭继续说。
“裁汰冗员,裁汰的是多余人员、吃空饷的人员、在其位不谋其事混日子的人员。这个数量应该非常高,有的地方,三十多个人的一个司,竟然有一个司长,七个副司长,这八个领导还要配八个司机、八辆车,再加上门岗护卫、卫生保洁,剩下真正办事的人员只有五六个。像这种情况,裁汰掉一半的人员都绰绰有余,而且一点儿不影响部门的运转。”
“削减开支,削减的是各种想着办法花钱的开支,比如不必要买的车辆、不必更换的办公桌椅,不必重新装修的办公场所,摆满整个大楼的鲜花绿植,铺张浪费的各种宴请招待,还有打着考察旗号的组团旅游,等等等等。”
“缩减办公场所,很多地方都是一个部门一栋楼,各自独占一处地盘,比如某些地方,巡检司、民政司、司法司、水务司、统计司、财政司、审计司、林业司、气象司、科技司、商务司、档案司、教体司、卫健司、应急管理司、医疗保障司、行政审批司、生态环境司;这么多单位都是各自占山为王,若是都集中在一处大楼内,节省下来的地方,不管是公共资产租赁,还是资产出售,都可以为国库和藩库带来大量收入。而且,各司集中办公,也有利于百姓一站式办理业务,对官府,对百姓都是好事。”
“减少没有意义的面子工程,比如某地花了几百万建了一座牛郎织女雕塑,即使不说这个雕像有没有必要建,几十万就可以建好的雕像,花了几百万,是不是有些过度浪费了,这些钱用来支付县衙所有公职人员一年的俸禄都绰绰有余。”
“促进赋税收入,不是提高赋税,现在的赋税已经够高了,而是让官府从管理职能上多向服务职能转变,扩大赋税来源的基本盘,这一点江浙地区做的就很好。”
“增加对番邦的贸易,就等于增加关税,这个关税的计算好像挺复杂的,我不懂,就不说了。”
“合理增加罚没收入,不是从平民百姓身上榨油水,而是要从那些老虎苍蝇身上入手,那些见不得光的资产,与其埋在泳池地下、砌在别墅墙中,不如收归国库,否则他们慢慢就把钱转移到番邦去了。这里边要注意的一点就是,千万不能像半岛沿海某地,去年交通罚没收入在整个大夏朝排名第一,这可不是什么美名。”
“加强官府资产的管理,官府资产的流失,如同一帮硕鼠在偷粮食,每次只偷一点点,但却是源源不断流失,再强壮的巨人,也经不住这样持续放血,这一点的控制,应该让三法司重点监管。”
苏杭最后说出了结束语:“当然,以上的所有举措,维持稳定是大原则,一切都要在这个大原则之下进行。”
治大国若烹小鲜,当徐徐图之,宋泽生再次点头,不置可否。
苏杭说完之后,脑海中突然想起李晓豫的两个愿望,一句话又脱口而出:“其实,还有一个更快的办法......”
宋泽生和潘夫子都有些诧异,齐声问道:“什么办法?”
苏杭小声说道:“以大夏的兵力,不出三月,樱花、泥猴两国,可择一而灭之。”
狼已经习惯了吃肉,让它们吃素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,大夏虽然狼多肉少,可是番邦却满是肥肉,把一群狼放过去,既缓解了大夏的压力,又让它们有肉吃,一举两得。
当矛盾激化到无可挽回之时,转移矛盾,总比化解矛盾要容易许多。
宋泽生目光一凝,却没有生气,对潘夫子笑道:“你这弟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?这话要是传出去,都够定罪了。”
苏杭嘀咕道:“为祖宗先辈复仇,罪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”
苏杭一时没管住嘴,说的有点多了,说完之后微微有些不安,看到宋泽生不予置评,暗道以后不能说这么多话了,一定要谨记言多必失的道理。
晚饭之后,苏杭为两人沏上一壶泰山女儿茶,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叙旧。
宋泽生看到旁边的书法桌,忽然临时起意,让苏杭写几个字看看。
苏杭研墨铺纸,想起了秋蝉道人说的宋家往事,提笔写下了“相忍为国”四个大字。
四个字字体大小不一,相字奔放流畅,忍字古朴有力,为字笔法遒劲,国字浓墨重染。
宋泽生看到这四个字,对韩永智说等墨迹干了之后,把这幅字收起来带走。
语尽茶残,宋泽生乘着月色满意而归,正应了潘夫子的那句话:荒村尽日无车马,时有残云伴鹤归。
直到此时苏杭才有时间和潘夫子单独对话,苏杭问道:“夫子,宋爷爷怎么来了卧龙村?”
潘夫子望着老友远去的背影,心不在焉的答道:“可能是来散心吧。”
苏杭听出夫子在敷衍,“大老远从皇都跑来泰山散心,夫子觉得我会相信吗?”
潘夫子回过头来,瞪了苏杭一眼,说道:“不是来散心,难道是来挑选孙女婿?”
苏杭讪讪笑道:“八字还没一撇呢,这事儿有点早。”
潘夫子不再搭理这个无赖弟子,转身回到家中。